西藏地区光合生产力估算

被引:7
作者
李继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关键词
光合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生育期间; 作物群体; 生长盛期; 各阶段; 理想群体; 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系数; 麦类作物;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太阳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生物学产量(包括根、茎、叶、果实、种子等)的90~95%是作物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有机物,根吸收的无机元素所占比例很小。可见,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首先决定于太阳辐射,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则取决于固定太阳辐射能的数量。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太阳辐射能利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作物产量,越来越重视太阳辐射能资源和光合生产力的研究。 目前,我国耕地年平均太阳辐射能利用率(以下简称为光能利用率)很低,以粮食平均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额丰产形态生理指标的初步探讨 [J].
程大志 ;
鲍新奎 ;
陈政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79, (02) :29-39
[2]   我国的生理辐射分布及其生产潜力 [J].
龙斯玉 .
气象科技资料, 1976, (S1) :49-56
[3]   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64, (0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