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和贫困群体之间“结构洞”的产生与跨越

被引:10
作者
王玉娟
蒋长流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结构洞; 非政府组织;
D O I
10.13582/j.cnki.1672-7835.2014.06.018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包容性创新需要企业与贫困群体建立起一定的市场经济关系。然而,他们所面临的环境缺乏支撑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和基本条件,创新活动的开展更多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由于企业与贫困群体之间的社会网络极其松散,呈现出一种弱关系,在此情景下产生了"结构洞",即信息非对称性配置及渠道障碍下的"信息洞"、资金匮乏及知识技能不足导致的"资源洞"以及制度安排和基本条件缺失下的"市场洞"。为跨越"结构洞",引入第三方——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NGO)来为企业与贫困群体搭桥,从而实现两者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社会网络的耦合以及信任关系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民间创新成果推广研究.[D].姜丽艳.天津财经大学.2010, 02
[3]   “结构洞”理论分析——解析《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J].
聂磊 .
群文天地, 2011, (16) :280-281
[4]   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J].
邵希 ;
邢小强 ;
仝允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6) :24-30
[5]   面向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创新研究 [J].
邢小强 ;
周江华 ;
仝允桓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10) :1564-157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