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程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孙永安 [1 ]
赵合庆 [2 ]
张志琳 [3 ]
霍红梅 [3 ]
李文 [2 ]
包仕尧 [2 ]
机构
[1] 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内科
[2]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3]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循环实验室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长程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和脑损伤体积、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各48只,于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90min后的3周内每日接受1次TMS(200脉冲)与假刺激治疗。检测2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及脑损伤体积,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2周和3周时,TMS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刺激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TMS组在治疗3d、7d、14d、21d时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计数与假刺激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治疗21d时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计数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77,P<0.01)。治疗3周后,TMS组脑损伤体积明显小于假刺激组(P<0.05),2组脑损伤体积与最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相关(r=0.859,P<0.01)。结论长程TMS有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作用,其作用通过持续上调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阳性细胞表达、减小梗死后脑损伤体积等作用而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712 / 7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改良
    廖维靖
    杨万同
    刘淑红
    范明
    杨运煌
    刘买利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6) : 28 - 31
  • [2] 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效果
    金鑫
    吴小未
    王俊芳
    黄碧波
    王全录
    张通
    钮竹
    张晓明
    [J].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08) : 33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