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化背景下乡土公共性的再生产与乡村治理变革

被引:9
作者
应小丽
钱凌燕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非农化; 乡土公共性; 再生产; 乡村治理变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随着非农化对乡村治理微观经济基础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乡土公共性处在结构性与功能性转换之中。一方面,传统乡土公共性趋于解构,其凝聚、教化、维稳等积极功能面临挑战。另一方面,非农化背景下,乡土公共性再生产又遭遇重构之困。作为治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公共性与乡村治理变革共生又互构。乡土公共性的结构功能转换以及再生产倒逼,要求与助推乡村治理变革,构成了乡村治理变革的重要社会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信任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实践启示 [J].
叶初升 ;
孙永平 .
国外社会科学, 2005, (03) :9-16
[2]   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兼论改革前后乡村社会秩序的演变轨迹 [J].
曹海林 .
人文杂志, 2004, (06) :164-168
[3]   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 [J].
罗伯特·D.普特南 ;
杨蓉 ;
哈佛大学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3) :60-63
[4]   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 [J].
李明伍 .
社会学研究, 1997, (04) :110-118
[5]  
公共性二十讲[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谭安奎,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