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33
作者
何宜庆 [1 ,2 ]
翁异静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资源环境; 经济发展; 主成分赋权法; 协调发展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鄱阳湖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构建了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赋权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2007年,2008年,2009年这3年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资源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资源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划分出协调发展类型,对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资源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别,南昌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新余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景德镇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九江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鹰潭和抚州都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经济受损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02 / 5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珠江三角洲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价与分析 [J].
王婧静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5) :2867-2869
[2]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框架 [J].
罗静伟 ;
郑博福 ;
钱万友 ;
刘成林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0, (03) :233-237+264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J].
杨涛 ;
李静 .
企业技术开发, 2009, 28 (12) :75-77
[4]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 [J].
齐晓娟 ;
童玉芬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10-114
[5]   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 [J].
许振宇 ;
贺建林 .
资源科学, 2008, (02) :185-191
[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J].
吴玉鸣 ;
张燕 .
资源科学, 2008, (01) :25-30
[7]   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途径浅析 [J].
张慧毅 ;
徐荣贞 .
价值工程, 2007, (02) :1-4
[8]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屠玉麟 ;
何谋军 ;
贺秋华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10
[9]  
贵州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类型研究——以遵义市为例[D]. 何谋军.贵州师范大学. 2003
[10]  
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吴殿廷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