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气藏气水界面预测新方法

被引:6
作者
李成 [1 ,2 ]
孙来喜 [1 ]
袁京素 [1 ,2 ]
杨卫国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毛管力; 气水过渡带; 气水界面; 有效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相当数量的低渗透性气藏,不管有无边底水,生产井常气水同产、气水比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其原因是低渗透气藏存在较高的气水过渡带、满足开发要求的有效储层空间分布不精确;传统方法确定的气水界面误差较大,导致气井射孔位置不尽合理,所以精确预测气水界面位置和有效储层分布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低渗透、气水同产气藏的分析和研究表明,在非均质条件下,相同含气饱和度界面并非水平面,而呈不规则的起伏面;通过理论分析探讨,综合利用压汞与物性资料形成了一种定量预测气水起伏界面的方法,进而得到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可有效指导气藏的合理高效开发。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127 +1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靖边气藏开发特征及中后期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J].
孙来喜 ;
李允 ;
陈明强 ;
武楗棠 .
天然气工业, 2006, (07) :82-84+156
[2]   靖边气藏产水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孙来喜 ;
武楗棠 ;
张烈辉 .
断块油气田, 2006, (02) :29-31+90
[3]   同向斜域水井资料在确定气水界面中的应用 [J].
冯青平 ;
宋朝辉 ;
廖松柏 ;
朱占美 ;
黄书君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24-26+139
[4]  
实用油气藏工程方法[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陈元千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