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15
作者
岑晓喻
周寅康
单薇
滕芸
李锋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资源环境; 联动发展; 空间; 产业;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5885/j.cnki.cn11-4683/z.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该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发现区域内资源环境格局存在"双向梯度",即自西向东的自然资源梯度和自东向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参考相关区域发展理论,借鉴欧洲莱茵河流域经济区发展模式,从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两种视角探究了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机制。空间联系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梯度推进"、"点-轴开发"和"增长极"等三种发展模型,确保长江经济带不同层级的经济体都能融入资源优化配置洪流,实现联动发展;产业联系方面从宏观角度探讨航运、旅游两大产业带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机制,为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提供补充。此外,该文还根据东中西部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最后,该文基于当前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与成果,对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意志和战略重点 [J].
吴传清 .
区域经济评论, 2014, (04) :45-47
[2]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大连市为例 [J].
范斐 ;
孙才志 ;
王雪妮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 33 (02) :413-419
[3]   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具恒 .
甘肃理论学刊, 2011, (02) :119-123+2
[4]   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J].
刘有明 .
学术研究, 2011, (03) :83-88
[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测度与演变分析——基于TOPSIS方法的实证研究 [J].
袁晓玲 ;
仲云云 ;
郭轶群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2) :33-39
[6]   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关系 [J].
符淼 ;
黄灼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6) :35-43
[7]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J].
唐松 .
经济经纬, 2008, (01) :70-72
[8]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核心—边缘”视角 [J].
于涛方 ;
甄峰 ;
吴泓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3) :41-48
[9]   长江经济带对上海集装箱枢纽港形成的促进作用 [J].
冯湛青 .
特区经济, 2006, (02) :313-314
[10]   中国区域梯度分布的综合评价 [J].
李国平 ;
刘静 .
工业技术经济, 2004, (05)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