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5
作者
曾利军
尹秀云
于农
陈水平
陈建魁
蒋虔
王琳
李一鹤
杨哲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医院恶性血液病患者送检的血培养标本3 609份,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整理、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送检的3 609份血培养标本中254份阳性,阳性率为7.0%;共分离出病原菌261株,革兰阴性菌173株占66.3%,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71株占27.2%,前3位为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7株占2.7%,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20.0%,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10.0%;葡萄球菌属及屎肠球菌对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中分离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严重,及时有效进行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434 / 24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J].
陈利涛 ;
王晶莹 ;
杨青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3) :3246-3248
[2]  
儿科血液病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J]. 旷凌寒,江咏梅,胡正强,母丽媛,苏敏,周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04)
[3]   血液病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J].
洪攀 ;
傅佳萍 ;
陆明钢 ;
蔡真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01) :72-73+76
[4]  
Mohnarin 2011年度报告:血流感染细菌构成及耐药性[J]. 魏泽庆,沈萍,陈云波,肖永红,李兰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4)
[5]   真菌菌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药敏试验分析 [J].
商鸣宇 ;
李京明 ;
高元明 ;
刘双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02) :304-306
[6]   降钙素原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J].
任丽娟 ;
郑文亮 ;
艾根伟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24) :5122-5124
[7]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ancer: clinical features and pathogenic signific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J] . Cheol-In Kang,Jae-Hoon Song,Doo Chung,Kyong Peck,Joon-Sup Yeom,Jun Son,Yu Wi.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