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法CT胆胰管成像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及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循证影像学研究

被引:8
作者
贺丽英 [1 ]
郭佑民 [2 ]
钱晓军 [1 ]
吕秀华 [1 ]
闫玉昌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放射科
[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胰胆管造影术,磁共振; Meta分析; ROC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阴性法CT胆胰管成像(N-CTCP)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Embase数据库1995~2009年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中国期刊网1995~2009年的中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统计学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采用SPSS17.0及Meta-DiSc1.4软件。对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相对应的效应模型对所有研究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其汇总灵敏度、汇总特异度;分别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S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N-CTCP与MRCP+MRI鉴别胆道良恶性梗阻的汇总灵敏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0.86~0.94)、0.95(0.92~0.98);汇总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3(0.89~0.96)、0.94(0.91~0.96)。二者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38%、98.00%。结论 N-CTCP与MRCP+MRI两种方法对胆道良恶性梗阻的鉴别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二者的汇总灵敏度、汇总特异度无统计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16 / 16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J].
麻增林 ;
贺丽英 ;
闫玉昌 ;
张斌 ;
吕秀华 ;
苑文洁 ;
曹保信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 (06) :431-435
[2]   多层螺旋CT阴性法胆管造影诊断胆管梗阻附视频 [J].
刘新立 ;
刘文亚 ;
王静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12) :1972-1975
[3]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与MRCP及MRI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J].
王颖 ;
徐荣天 ;
李亚明 ;
李明 ;
赵宇 .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8, (08) :573-576
[4]   ROC分析评价MRI和MSCT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J].
刘振生 ;
李澄 ;
王礼同 ;
杜芳 ;
薛贞龙 ;
何玲 ;
聂良华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 (05) :465-468
[5]   多层螺旋CT胆管MPR与MRCP的初步对照研究 [J].
沈小健 ;
龚建平 ;
蔡庆 ;
付冬 ;
沈玉英 ;
徐建良 ;
钱铭辉 .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11) :1358-1361
[6]   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J].
刘杰 ;
宋彬 ;
徐隽 ;
印隆林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5, (02) :188-191
[7]   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诊断低位胆管梗阻的评价 [J].
贺锋 ;
岳建国 ;
蔡毅 ;
李晓红 ;
管荣平 ;
许德冬 .
放射学实践, 2003, (11) :819-821
[8]   MRCP诊断梗阻性黄疸及其影像学对比研究 [J].
胡敬花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 (05) :259-261
[9]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用动态增强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J].
田军 ;
陆建平 ;
汪剑 ;
王飞 ;
刘崎 ;
王莉 ;
龚建国 ;
金爱国 ;
曾浩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09) :15-18
[10]   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SROC曲线法介绍 [J].
刘关键 ;
吴泰相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3, (01)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