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平衡:中国对外传播制度史探析(1966-1976)

被引:5
作者
周庆安 [1 ]
吴月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对外传播; 制度史; 历史制度主义;
D O I
10.16602/j.gmj.2017002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1966—1976年,我国对外传播制度发生重大变迁。本研究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和口述史,结合历史制度主义,描述分析十年间对外传播组织机构、规则、外国记者管理制度和特色活动的特点和变化。研究发现,1966—1976年对外传播制度存在时间序列和关键节点,对外传播权力呈现强烈的非对称,领导机制小组化,中央批示作为重要制度,制度深入影响个体行为,外生、内生因素及观念等影响制度变迁。1966—1976年在对外传播制度史上是打破平衡的断裂时期,而对外传播制度史整体呈现"断裂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小组”政治组织模式分析 [J].
周望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2) :77-81+88
[2]  
新闻事件的台前幕后.[M].杨正泉.外文出版社.2015,
[3]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M].姚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  
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M].马雪松;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  
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M].习少颖;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  
中外广播电视史.[M].郭镇之;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  
风云激荡七十年.[M].朱穆之; 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8]  
对外传播学初探.[M].段连城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9]  
历史的足迹.[M].何东君主编;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华出版社.2001,
[10]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M].熊向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