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的数值研究

被引:32
作者
张耀存
钱永甫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临界高度,数值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P43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作用于大气临界高度问题,通过对数值试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高原隆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临界高度,这个高度在夏季约为1500~2000m。当高原总体平均高度超过临界高度后,高原周围地区的气流主要以绕流为主,爬坡气流的速度较小,稳定的高原季风开始形成,高原地区范围内为强大的上升运动区,高原南侧和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一条明显的雨带,随着高原隆升高度的增高,雨带内的降水量逐渐增加,同时高原西侧附近地区形成一个稳定的感热通量大值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p-σ混合坐标全球模式模拟夏季气候的性能及系统性误差分析 [J].
张耀存 ;
钱永甫 ;
王世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7, (03) :12-19
[2]   论青藏高原隆起作用于大气的临界高度 [J].
刘晓东 ;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1996, (02) :2-11
[3]   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夏季风形成作用的数值试验 [J].
吴池胜 ;
王安宇 .
高原气象, 1995, (04) :42-50
[4]   一个新的划分第四纪的标志──高原季风演变的地质环境后果 [J].
汤懋苍,刘晓东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82-88
[5]   高原季风研究的若干进展 [J].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 1993, (01) :95-101
[6]   地表热平衡温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J].
钱永甫 .
气象科学, 1988, (04)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