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耕地耕作方式对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被引:8
作者
赵龙山
梁心蓝
高树静
张青峰
吴发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表糙度; 产流产沙; 耕作方式; 坡耕地;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水试验,对黄土坡耕地常用的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与人工锄耕等措施下地表的产流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降水初期的25 min内,3种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截流减沙效果,但是随着降水的继续,截流效果减弱;②产流量随降水时间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与CK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产流量分别减小38.17%、17.88%和9.43%;③产沙量随降水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且随坡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与CK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产沙量分别减小65.6%、36.3%和23.4%;④地表开始产流依次为CK、人工锄耕、人工掏挖和等高耕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耕作措施对产流作用的研究 [J].
郑子成 ;
吴发启 ;
何淑勤 .
土壤, 2004, (03) :327-330
[2]   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坡耕地降雨入渗的影响 [J].
赵西宁 ;
王万忠 ;
吴发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69-72
[3]   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吴发启 ;
赵西宁 ;
崔卫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115-117
[4]   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试验研究 (Ⅰ)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J].
蒋定生 ;
范兴科 ;
黄国俊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0, (02) :1-10
[5]   Centimetre-scale 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terrain and impacts on depression storage and runoff [J].
Martin, Yvonne ;
Valeo, Caterina ;
Tait, Matthew .
CATENA, 2008, 75 (02) :223-233
[6]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in space and time: State of the science [J].
Strudley, Mark W. ;
Green, Timothy R. ;
Ascough, James C., III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8, 99 (01) :4-48
[7]  
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M].吴发启等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