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

被引:46
作者
徐盛桓
机构
[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成语; 形成的机理; 相邻性推理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36.3 [熟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汉语的成语具有不完备性,要据其显性表述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或阐释。这样的常规关系可从相邻性和相似性来认定,可利用相邻性和相似性说明成语的形成机理。篇幅关系,本文只涉及相邻性,提出成语形成/理解的相邻性推理规则“在成语A中出现x,如果在过去一语境中x曾同y相邻,则可能A:x→A:(x)y”,以及与此相关的三条引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J].
启功 .
文学遗产, 2000, (01) :14-20+139
[2]   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 [J].
徐耀民 .
中国语文, 1997, (01) :11-17
[3]   成语的生成 [J].
徐盛桓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 (01) :42-51
[4]   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 [J].
徐盛桓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2)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