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天生桥的形成

被引:1
作者
段彦学
机构
[1] 云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
关键词
天生桥; 下关; 大自然; 岩石; 西洱河; 水道; 节理; 岩溶地貌; 小型构造; 一线天; 眼球状片麻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下关天生桥,位于大理市市区(下关)西南700米许,横跨于洱海出口处的西洱河上,是沟通南北者摩山与点苍山的天然通道。该桥发育于眼球状片麻岩分布区,高11.5米,长6.5米,宽1.6—2.5米。它以奇特、雄伟而驰名于滇西,是旅游地质胜景之一(图1)。大自然中的天生桥千姿百态。究其成因,均与物理或化学作用有关。在化学作用下,碳酸盐岩被地下水溶蚀,含盐岩石的盐矿物被水溶解,未成岩的砂砾、粘土层等被雨水冲刷均可以形成天生桥;在物理作用下,致密、均匀块状的花岗岩(或其他火成岩)、砂岩等因球形风化而层层剥离,沿节理面一块块方解的坚硬岩石因流水冲蚀崩落亦可以形成天生桥。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297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