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标记的语体差异及其功能解释

被引:7
作者
姚双云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条件标记; 条件句; 语体差异; 功能解释;
D O I
10.13724/j.cnki.ctiw.2014.04.005
中图分类号
H146.3 [句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基于大规模、多语体语料库考察了22个条件标记在8种不同语体中的使用差异,并尝试寻求功能上的解释。研究表明:条件标记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呈现出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语义特征、语用功能以及交际目的等多种因素的驱动,顺应了不同语体的特点。文章还以使用频率最高的"如果"类条件句为个案,对其语用功能作了全面描写,分析了此类句式在8种语体中的使用差异,并结合语用功能、交际目的、语体的文本特征与功能特征等因素对其语体差异做出合理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法庭互动中的转述言语行为 [J].
罗桂花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 (05) :105-112
[3]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 [J].
陶红印 .
当代语言学, 1999, (03) :15-24+61
[5]   支持性言语反馈的会话分析 [J].
于国栋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3, (06) :23-29
[6]   “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 [J].
姚双云 .
汉语学报, 2012, (02) :11-24+95
[7]  
现代汉语通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邵敬敏, 2007
[8]  
现代汉语[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邢福义, 2003
[9]  
自然口语中的关联标记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姚双云, 2012
[10]  
现代汉语[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