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

被引:77
作者
惠炜 [1 ]
韩先锋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劳动生产率; 门槛效应; 空间差异;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6.10.003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2 ;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措施。然而,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特征,即随着集聚程度的上升,集聚效应的大小及作用方向都会随之变化,这为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难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能显著改善生产率?其空间差异、动态规律以及约束机制如何?为了解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但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仅促进了东部和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动态影响,而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对外开放战略,可有效破解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约束,但这种非线性集聚效应亦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6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任皓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7-22+195
[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生产率研究 [J].
金晓雨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6) :32-41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的分析 [J].
张浩然 .
财经研究, 2015, 41 (05) :67-77
[4]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J].
柯善咨 ;
赵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76-88+115
[5]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J].
张振刚 ;
陈志明 ;
胡琪玲 .
科研管理, 2014, 35 (01) :131-138
[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J].
刘纯彬 ;
杨仁发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 (08) :69-74
[7]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J].
孙浦阳 ;
韩帅 ;
许启钦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53
[8]   对外开放门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姚星 ;
杨锦地 ;
袁东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24-28
[10]   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 [J].
朱平芳 ;
张征宇 ;
姜国麟 .
经济研究, 2011, 46 (06) :13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