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被引:48
作者
郭文华
郝晋珉
覃丽
孟鹏
侯满平
李涛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开放实验室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城市(镇)化; 土地集约化利用; 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城市化内涵的分析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并不会对耕地带来威胁,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因为世界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越高。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在于,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中,城镇规模扩大,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减少,部分地区反而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而且"两栖"占地、空心村现象严重。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很大,是城镇用地的建设用地规模的6倍以上,如果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减少两栖占地现象,农村居民点整理必然为城镇扩展提供动力。当然,有农村居民点作为城镇扩展后备土地来源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地扩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了,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目前最为关键的解决途径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此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文章尝试定义了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数:LUUI=(城镇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并验证其可行性,旨在倡导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减弱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判断 [J].
葛永军 ;
许学强 ;
阎小培 .
人文地理, 2003, (01) :49-52
[2]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与分析 [J].
何芳 ;
吴正训 .
国土经济, 2002, (03) :35-37
[3]   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J].
陈书荣 ;
曾华 .
城乡建设, 2001, (08) :28-29
[4]  
城市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许学强等编著, 1997
[5]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 南开大学出版社 , 高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