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洪宝
王书宝
李勇
钟建华
王夕宾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
关键词
东辛油田; 沙一段; 湖相; 生物灰岩; 鲕粒灰岩; 储集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以生物灰岩及鲕粒灰岩为主,处于油气运聚非常有利的位置,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其岩性组成、测井响应特征及内部微观结构,探讨其沉积、成岩特征,分析其储集性,为碳酸盐岩储集层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生物灰岩由富含生物碎屑、化石富集的层段组成,具有较高的孔渗性,其储集孔隙以溶蚀孔隙、生物体腔孔及骨架孔隙为主;鲕粒灰岩一般沉积于浅水高能环境,以长条鲕、圈层鲕最为常见,其核心以生物碎片(化石)为主,是极好的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粒内孔。东辛油田沙一段碳酸盐岩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及白云岩化作用,其储集性能受岩石类型、沉积环境、表生作用等因素影响。图6参27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油区岩相古地理.[M].赵澄林等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2]  
复杂油气藏勘探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信荃麟;刘泽容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3]  
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M].强子同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
[4]  
中国湖相碳酸盐岩.[M].王英华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5]  
碳酸盐岩油气形成和分布.[M].郝石生;贾振远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6]   东辛油田断层转换带与油气富集 [J].
史文东 ;
彭尚谦 ;
姜凤玖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4-17
[7]   东营凹陷烃类充注与储集层化学成岩作用 [J].
蔡进功 ;
张枝焕 ;
朱筱敏 ;
谢忠怀 ;
李艳霞 ;
刘洪军 ;
袁东山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9-83
[8]   王徐庄油田生物灰岩储集层综合研究 [J].
王文荣 ;
高印军 ;
冷继川 ;
刘永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5) :47-49
[9]   中国陆相储层表征与成藏型式 [J].
王德发 ;
陈建文 ;
李长山 .
地学前缘, 2000, (04) :363-369
[10]   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J].
李丕龙 ;
翟庆龙 ;
荣启宏 ;
蒋有录 ;
谭丽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4-6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