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5-2013

被引:18
作者
赵霞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流通业; 产出贡献率; 经济增长拉动率; 投入-产出模型; 三次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 [商品流通];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联构建基本模型,从三次产业整体和细分部门两个层次定量测算2005年2013年间流通业对各部门的产出贡献率和经济增长拉动率。研究结果表明:从对三次产业产出的贡献来看,流通业对第一产业的产出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对第二产业的产出贡献最小;从对三次产业增速的贡献来看,流通业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拉动率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增长的拉动率最低。从三次产业细分行业来看,第二产业中,流通业的产出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中这一排序为运输仓储邮政与信息服务业、房地产及租赁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考虑到各产业实际增速后,流通业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增长拉动率与产出贡献率排序一致,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增长拉动率最高的是金融业,其次是运输仓储邮政与信息服务业。因而发挥流通业的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应加强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业服务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能力;加强流通业与其他服务业的产业互动性,通过流通业有效带动其他服务部门快速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开发农村消费市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 [J].
赵霞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2, (11) :5-14
[3]  
流通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 刘振娥,付英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1 (05)
[4]  
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性和产业地位:苏、浙、鲁、粤的比较——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 司增绰,苗建军.产业经济评论. 2011(03)
[5]  
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J]. 毛中根,洪涛.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6]   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及理论解释 [J].
杨波 ;
王章留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1) :19-25
[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马强文 ;
任保平 .
经济学家, 2010, (11) :58-65
[9]   发挥商贸流通业在后危机时代扩大总需求中的作用 [J].
任保平 .
贵州社会科学, 2010, (05)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