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被引:34
作者
徐觉哉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性质; “北京共识”; 国外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从总体上看,尽管有着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但国外大多数学者都能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采取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他们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和西方媒体的影响,因而有些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分析和把握上,表现出各自的局限性。关注国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助于拓宽理论视野,加强不同理论思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并对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的中国观 [J].
亚当·沙夫 ;
郭增麟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1, (04) :33-38
[2]   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 [J].
М.Л.季塔连柯 ;
马贵凡 .
中共党史研究, 2001, (06) :87-91
[3]   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新型社会主义(下) [J].
亚当·沙夫 ;
郭增麟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1, (01) :3-11
[4]  
Must we choose our leaders? human right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J] . Stephen C. Angle.Journal of Global Ethics . 2005 (2)
[5]  
ReviewingofSeveralProblemsofChi-na‘sDevelopmentModel .2 ThomasHeberer.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