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改造后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雨朦
高明
董希斌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土壤化学性质; 火烧迹地; 效应带改造;
D O I
10.16270/j.cnki.slgc.2013.01.02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宏图林场因火灾产生的重度火烧干扰林地于2009年采取不同带宽效应带改造,在改造后的3 a中测定不同改造样地与火烧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化学性质,运用SPSS软件通过数据的基本统计、计算及函数模拟,结合EXCEL软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 m宽效应带使得土壤化学性恢复的最好,14 m宽效果次之,6 m效果最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有机质和营养元素的含量不断增加,说明在火烧后尽快恢复植物种植对火烧迹地土壤的改造是有利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塔河林区林火对土壤性质与植被恢复的影响.[D].孙明学.北京林业大学.2011, 09
[2]  
落叶松人工林生态采伐模式及评价.[D].董喜斌.东北林业大学.2008, 10
[3]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自然火干扰与林分结构研究.[D].张翼飞.新疆农业大学.2011, 12
[4]  
滇中云南松林火烧五年后植物群落动态及其演替趋势.[D].贺隆元.云南大学.2011, 04
[5]  
火烧迹地森林恢复的遥感影像时空特征谱研究.[D].罗火钱.福建师范大学.2010, 03
[6]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自然恢复过程的研究.[D].赵俊.东北林业大学.2009, 12
[7]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研究.[D].王玉涛.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
[8]   不同改造方式对大兴安岭低质林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影响 [J].
李勇 ;
宋启亮 ;
纪浩 ;
董希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40 (04) :101-105
[9]   采伐干扰和火烧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李勇 ;
刘继明 .
森林工程, 2010, 26 (05) :4-7
[10]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效果的评价 [J].
宋启亮 ;
董希斌 ;
李勇 ;
秦世立 .
森林工程, 2010, 26 (04)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