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框架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旻 [1 ]
方斌 [1 ]
葛雄灿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
[2] 江苏省连云港市科协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配套机制; 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受自然分形、历史演化与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区域耕地保护的压力极不均衡,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区域在用地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区域资源优势、产业自身结构、生态作用所衍生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的基础上,探讨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还从补偿主体与受体、执行过程与监督方面提出了实现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配套机制,为使补偿的程序与要求进入法制化轨道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25+46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粮食分区耕地占用动态与区域差异分析 [J].
曲福田 ;
朱新华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34-40
[2]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陈利根 ;
龙开胜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10
[3]   “土地开发权转移”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J].
丁成日 .
中国改革, 2007, (06) :72-73
[4]  
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探讨[J]. 马彦琳,马朝群.国土资源. 2006(08)
[5]   1996-2004年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变化研究 [J].
张凤荣 ;
张晋科 ;
张迪 ;
吴初国 ;
徐艳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2) :8-14
[6]   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引导机制必要性的探讨 [J].
李彦芳 ;
张晓霞 .
当代经济管理, 2005, (05) :102-105
[7]   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之我见 [J].
叶剑平 .
今日国土, 2004, (Z3) :42-43
[8]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思考 [J].
李萌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6) :43-44+51
[9]   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 [J].
蔡运龙 ;
俞奉庆 .
中国土地科学, 2004, (03) :13-17
[10]   浙江省基本农田易地有偿代保制度个案分析 [J].
谭峻 ;
戴银萍 ;
高伟 .
管理世界, 2004, (03)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