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一例强沙尘暴的若干天气因素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被引:56
作者
姜学恭
沈建国
刘景涛
陈受钧
机构
[1] 内蒙古气象台
[2]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3]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呼和浩特
[4] 呼和浩特
[5] 北京
关键词
沙尘暴; 观测研究; 数值模拟; 混合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 2 0 0 1年 4月 6~ 8日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触发的内蒙古地区强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这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 ,气旋冷锋是该天气系统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 ,冷锋过境对沙尘暴的触发作用远强于气旋发展。影响沙尘暴的天气因素中 ,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气旋发展和锋后强冷平流 ,高空动量的有效下传则是另一重要原因。高空急流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下传到对流层中层 ,其下方形成深厚混合层使这一动量继续下传到地面 ,是高空动量有效下传的机制。“混合层”可以从本质上反映有利沙尘暴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 ,其强度和高度很大程度决定沙尘暴的强弱。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强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这也是特强沙尘暴仅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而不是下垫面条件更为适宜的内蒙古西部的原因。混合层空气的平流作用对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深厚混合层的形成具有相当的贡献 ,其作用程度与地形分布密切相关。地面热通量试验证明地面加热不仅对冷锋过境产生的上升运动强度具有直接影响 ,也影响混合层形成和高空动量下传 ,并因此影响沙尘暴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06 / 62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蒙古气旋爆发性发展导致的强沙尘暴个例研究 [J].
刘景涛 ;
郑新江 ;
康玲 ;
姜学恭 ;
祁伏裕 ;
方翔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2) :218-229
[2]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J].
叶笃正 ;
丑纪范 ;
刘纪远 ;
张增祥 ;
王一谋 ;
周自江 ;
鞠洪波 ;
黄签 .
地理学报, 2000, (05) :513-521
[3]   华北北部黑风暴的气候学特征 [J].
刘景涛 ;
郑明倩 .
气象, 1998, (02) :39-44
[4]   我国西北地区黑风暴的成因和对策 [J].
王式功,杨德保,金炯,徐启运,杨瑜峰 .
中国沙漠, 1995, (01) :19-30
[5]   “930505”沙尘暴的若干启示 [J].
瞿章 ;
许宝玉 ;
贺慧霞 .
干旱区地理, 1994, (01) :63-67
[6]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M]. -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美]斯塔尔(Stull, 1991
[8]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an elevated mixed layer .2 Arritt R W,Wilczak J M,Young G M. Mon. Wea. Rev . 1992
[9]  
Local structure of mature dust storms .2 Barenblatt,G. I,G. S. Golysin. J. Atmos. Sci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