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家委会的建设尚处于初期。基于教育部2014年的六省市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自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中小学在形式上普遍建立了家委会,家委会在参与学校管理活动、为学校提供各类服务、为各位家长代言等方面发挥着功能和作用。当前社会舆论指出家委会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家委会成员的代表性不足、家委会功能流于形式等,本次调查表明,社会舆论中关于家委会的负面评价并不具有普遍性,家长们对家委会的评价是积极的。此外,调查还发现,教师和家长对家委会存在较强期待,但双方期待的立场是不同的。基于上述发现,家委会的完善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大宣传,提升家委会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它、了解它、参与它;其次,家委会的规范化还需进一步提升;第三,克服家委会运行中的"学校取向";第四,强化家委会"自下而上"的定位,避免家委会"自说自话"的倾向;第五,家委会的功能有待进一步被认同;第六,提高家长参与家委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