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硫酸盐盐渍地的改良途径及效果

被引:2
作者
阎顺国
朱兴运
郭树林
柴来智
马守伦
机构
[1]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2] 张掖地区草原站
[3] 酒泉地区草原站
关键词
封育; 生物学方法; 碱茅; 地下水位; 水文地质参数; 人工草地; 补播; 盐渍地; 禾本科牧草; 冰草; 硫化合物; 硫酸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行的改良河西硫酸盐盐渍地的生物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利用耐盐牧草(如碱茅)建立人工草地的方法适于有水利条件的地区应用,在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良好的条件下可进一步发展草粮轮作;封育及补播等改良措施尤其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较为潮湿的大面积盐渍化草地改良;乔灌草配置改良盐渍地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风沙严重的宜林盐渍地,立体配置,作为护牧林带或生物围栏能发挥多方面的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