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人工牧草地有机氮组分变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丽霞
郝明德
彭令发
不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陕西杨陵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人工牧草地; 土壤有机氮素组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3 [土壤肥力与植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 18年苜蓿连作对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及氨基糖氮含量有很大影响 ,不施肥条件下苜蓿连作能明显增加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连续施 P处理根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4 13.5 5 m g/ kg、5 8.39mg/ kg、16 9.83m g/ kg和 10 7.0 1mg/ kg;NPM处理土壤耕层水解总氮与对照相比增加 192 .5 8mg/ kg、氨基酸氮增加 2 2 3.4 4 mg/ kg、氨基糖氮增加 2 5 .6 6 m g/kg,而氨态氮含量则大幅度降低 ;在 6 0~ 10 0 cm不同处理的各形态氮含量接近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粮草轮作系统中不同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的水解总氮、氨态氮和氨基酸氮含量有增加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84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李玉山 .
土壤学报, 2002, (03) :404-411
[2]   黄土高原旱区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J].
刘晓宏 ;
郝明德 ;
樊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3) :1-7
[3]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氮素形态的影响 [J].
梁国庆 ;
林葆 ;
林继雄 ;
荣向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1) :3-10
[4]   有机肥对黑垆土养分含量、形态及转化影响的定位研究 [J].
党廷辉 ;
张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4) :1-4
[5]   土壤剖面不同粒级中氨基酸组成特征 [J].
施书莲 ;
周克瑜 ;
杨文醒 .
土壤, 1998, (04) :209-213
[6]   施肥对土壤含氮组份的影响 [J].
施书莲,周克瑜 .
土壤, 1995, (03) :138-140
[7]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 [J].
王岩 ;
蔡大同 ;
史瑞和 .
土壤学报, 1993, (01) :19-25
[8]   我国几种主要土壤中氮素形态分布及其氨基酸组成 [J].
周克瑜 ;
施书莲 .
土壤, 1992, (06) :285-288
[9]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