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国荣
机构
[1] 四川文理学院团委
关键词
慈善观念; 公民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志愿服务;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9.01.018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外传统慈善观念奠定了现代志愿精神的价值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理论的译介和深入讨论,使得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现实和观念在中国取得了合法性,直接催生了我国志愿组织的兴起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呼唤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是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载体,志愿精神成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之光。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M].李颖川; 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2]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王伦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  
全球化与青年参与.[M].董小苹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4]  
非营利组织营销.[M].吴冠之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