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30
作者
柴一峰
蒋湘萍
机构
[1] 枣庄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针灸疗法; 温针灸; 穴位埋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1 [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不同证型、胃镜及病理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40例。温针灸、穴位埋线治疗取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胃俞(双)。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得气后将精制温针艾条插在所有针柄上,用火点燃下端,每穴灸10min,待艾条燃完,继续留针20 min后出针,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休息10天期间,选取三阴交、胃俞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约20~30天埋线1次。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比较。结果:温针灸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92.5%,西药对照组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病理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J].
英健民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 16 (05) :70-71
[2]   温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45例临床观察 [J].
杨瑞春 ;
伦新 .
新中医, 2008, 40 (12) :68-70+8
[3]   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 [J].
任晓艳 .
中国医药学报, 2004, (12) :757-759
[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针灸学.[M].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