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

被引:69
作者
蒋国勇
应小丽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
[2]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 浙江金华
关键词
培养原则; 实践;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04.03.028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指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以下原则:一是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二是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原则,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原则,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J].
吴允侠 ;
吴健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2) :120-123
[2]   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J].
彭兰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9, (02) :20-24
[3]  
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杨德广,晏开利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