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治理与问责制

被引:78
作者
张海波 [1 ,2 ]
童星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危机; 突发事件; 问责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政府与危机的关系上看,当前我国的公共危机主要有三类:"诱发型"危机、"原发型"危机与"关联型"危机。从公共危机治理的角度来看,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减少"诱发型"危机,而"原发型"以及"关联型"危机根源在于变革过程中所制造的风险,只有治理变革过程中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这两类危机,特别是"原发型"危机的发生。在中国,问责制的出台直接来源于突发事件的推动。随着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问责时段从事后响应问责延伸到事前预防和善后恢复问责,问责对象也从行政官员扩展为党政领导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公共危机治理,减少"原发型"危机的发生,现有的官员问责也必须向前发展至风险问责,即从问相关个人之责,推进到问政策、制度、结构、价值之责。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 [J].
唐铁汉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1) :6-8
[2]   拷问官员问责制:问题及对策 [J].
杨敏 .
党政干部论坛, 2006, (06) :26-27
[3]   问责风暴刮向中国政坛 [J].
闻言 .
经济论坛, 2005, (01) :12-14
[4]   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 [J].
宋林飞 .
江海学刊, 1994, (02) :40-47
[5]  
失控的世界[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s)著, 2001
[6]  
政治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SeymourMartinLipset)著, 1997
[7]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三联书店 , (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 1989
[8]  
动机与人格[M]. 华夏出版社 , 马斯洛(Maslow,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