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纤维强度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14
作者
刘继华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次生壁;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仪器测试原理、纤维特性及与紡织工业的关系等角度探讨了纤维强度的不同指标,闡明了与只有3.2毫米隔距的断裂比强度才能恰当评价原棉品质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强度测试仪器与标准应积极与国际标准靠攏的必要性。在纤维强度形成机制部分,通过对强度差异的纤维形态、超分子结构与化学组成因素、纤维加厚发育机制及纤维强度遗传机制的分析,对目前棉花纤维强度研究的概况作了简要回顧,并指出了急待解决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77 Change i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ell wall of the cotton fiber during development. Meinert M C and Delemer D P. Plant Physiology .
[2]  
1974,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tton fiber, 1.Uplant and Pima cottons. 1974 Proc. Belt. cott. Prod. Schubert A M. Res Conf .
[3]  
1969, Plant microtubulus. Newcomb E H.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
[4]  
1982, Lint development, 1982 Pro.Belt. Cott. Prod. De Langhe E. Res. Conf .
[5]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
[6]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
[7]  
1974,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ttonn fibers, 2.Genetics mutants, 1974 Proc. Belt. Cotton Prod. Kohel R J. Res. Conf .
[8]   陆地棉主要品种纤维品质变异性分析 Ⅰ.温度对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J].
刘继华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2) :1-8
[9]   棉纤维细胞伸长生长与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的关系 [J].
王水平 ;
沈曾佑 ;
张志良 ;
颜季琼 .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4) :409-417
[10]   岱字15号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细胞壁组分变化的研究 [J].
刘思颖 ;
沈曾佑 ;
张志良 ;
颜季琼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4) :347-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