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介入能否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基于两个案例的分析

被引:28
作者
陈玮
耿曙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发展型国家; 政府介入; 产业政策; 自主创新; 产业升级;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5.03.009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成功与否攸关中国经济的未来。因此,约从2000年中期开始,国家便启动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针政策。然而,作者的田野调查发现,这类产业政策往往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作者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条理出政府介入创新失效的两种机制:"风险积聚"与"监督失灵"。前者是指国家介入促使企业不顾风险,从而提高了企业失败的可能性;后者是指创新活动无法衡量,导致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无法监督企业。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反思了政府介入在早期"追赶模仿"与如今"超前创新"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效果,认为中国若想成功鼓励技术创新,必须转变既有的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挑选赢家还是提供服务?——产业政策的制度基础与施政选择 [J].
顾昕 ;
张建君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1) :231-241
[2]   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J].
张曙光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79-1084
[3]   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 [J].
韦森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51-1074
[4]   “比较优势说”的拓展与局限——读林毅夫新著《新结构经济学》 [J].
张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87-1094
[5]   《新结构经济学》侧评 [J].
黄少安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3) :1085-1086
[6]   “光伏教父”退位 [J].
李妍 .
中国经济周刊, 2013, (11) :27-32+26
[8]  
昆山产业转型升级之路.[M].郑江淮; 等著.人民出版社.2013,
[9]  
新结构经济学.[M].林毅夫;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  
寻租与中国产业发展.[M].巫永平; 吴德荣; 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