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壑区退耕还林典型优化模式机理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世东
张丽霞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2]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北京
[3]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
关键词
退耕还林; 优化模式; 机理分析; 黄土高原沟壑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324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以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为研究对象 ,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技术 ,采取试验站点观测与广泛调研集成等 5个结合的技术路线 ,横跨自然、经济、社会科学三大领域 ,共获取原始数据10 0 0 0多个 ,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试验点退耕还林生态 经济 社会效益最优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油松×侧柏×花椒×刺槐优化模式的作用机理 ,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该模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各主要指标均处于最佳或较好状态 ;三大效益综合比较 ,该模式是最佳模式 ;经F检验 ,该模式与其它模式均呈极显著性差异 .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 / 15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退耕还林发展阶段研究 [J].
李世东 .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01) :36-41
[2]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对比研究 [J].
李世东 ;
翟洪波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76-1982
[4]   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探讨 [J].
李世东 ;
吴转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54-159
[5]   中外退耕还林还草之比较及其启示 [J].
李世东 .
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2) :22-27
[6]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代笔谈小结 [J].
沈国舫 .
林业科学, 2001, (01) :1-6
[7]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481-484
[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赵景柱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635-640
[9]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分环境演变研究 [J].
黄明斌 ;
康绍忠 ;
李玉山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28-31
[10]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