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新麦草濒危原因及种群繁殖对策

被引:21
作者
岳明
张林静
马凯
赵桂仿
机构
[1] 西北大学秦岭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西安
[2] 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华山新麦草; 繁殖对策; 繁殖分配; 生活史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华山新麦草特产于我国华山 ,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华山新麦草和小麦属于亲缘种 ,并且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和耐盐性 ,所以对其的研究就很有实践意义。从生境特征和繁殖对策的角度对其濒危原因进行了探讨。华山新麦草生长在恶劣和不连续的生境中 ,每个居群个体数量都很少。极低的繁殖分配造成其有性繁殖水平低下。脆弱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环境压力共同作用使华山新麦草侧重选择了营养繁殖方式 ,在生活史策略上选择上偏重于 K-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314 / 13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稀危植物永瓣藤生态学特征研究 [J].
谢国文 ;
孙叶根 .
生态学杂志, 1998, (04) :19-22+39
[2]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选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J].
侯文胜 ;
张安静 ;
杨群慧 ;
傅杰 ;
陈漱阳 .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03) :368-373
[3]   植物生活史对策的进化 [J].
班勇 .
生态学杂志, 1995, (03) :33-39
[4]   小麦族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J].
卢宝荣 .
生物多样性, 1995, (02) :63-68
[5]   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 [J].
钟章成 .
生态学杂志, 1995, (01) :37-42
[6]   普通小麦和新麦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J].
孙根楼 ;
颜济 ;
杨俊良 .
遗传学报, 1992, (04) :322-326+389
[7]   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的杂交 [J].
陈漱阳 ;
张安静 ;
傅杰 .
遗传学报, 1991, (06) :508-512+579
[8]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1998
[9]  
秦岭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编著, 1976
[10]  
Comparison of the karyotypes of Psathyrostachys juncea and P. huashanica ( Poaceae ) studied by banding techniques[J] . Ib Linde-Laursen,Roland Bothmer.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198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