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

被引:71
作者
王国华 [1 ]
汪娟 [1 ]
方付建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事件; 政府应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将网络谣言事件分为自然灾害、辐射污染、意外伤亡、社会伤害、政府行动、食品安全等类型的基础上,从辟谣时间、辟谣方式、辟谣内容等方面对政府应对方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然后从谣言源、谣言流、谣言受众三个角度分析了谣言应对的困境。指出应加大造谣者惩罚力度、监测谣言载体、提高网民甄别能力和拓展辟谣通道与方法,以有效地应对网络谣言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 [J].
王国华 ;
方付建 ;
陈强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2) :112-116
[3]   受众心理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生成与治理——以“艾滋女”事件为例 [J].
黄卫星 ;
康国卿 .
中州学刊, 2011, (02) :255-258
[4]   网络谣言扩散动力及消解——以地震谣言为例 [J].
陈强 ;
方付建 ;
徐晓林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22) :29-33
[5]   网民政策态度形成机制研究——从“网议宁波”说起 [J].
陈姣娥 ;
王国华 .
中国软科学, 2010, (05) :57-64
[6]   政府针对突发性事件的舆情应对策略 [J].
杨青山 ;
李志军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4) :78-80
[8]  
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应对策略[J]. 柯贵幸,迟毓凯,王波.社会心理科学. 2009(01)
[9]  
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应对策略[J]. 柯贵幸,迟毓凯,王波.社会心理科学. 2009 (01)
[10]   传播学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认知与消解 [J].
陈万怀 .
新闻界, 2008, (06)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