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强、弱年水汽输送的异同

被引:17
作者
张雪梅 [1 ,2 ]
江志红 [2 ]
刘晓东 [3 ]
兰博文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江西省气象局
关键词
东亚; 水汽输送; 候; 特征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0—2002年NCAR/NCEP再分析逐日平均资料,计算全球格点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分析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强、弱年候平均水汽输送的异同点。水汽输送强、弱年都存在一条行星尺度水汽输送带,但是又有显著的差异:(1)南半球越赤道、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水汽输出量不同。(2)副热带高压外围水汽的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同。(3)中纬度向内蒙古中部和东北地区输送水汽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带在水汽输送强年明显、弱年不明显。(4)在水汽输送强年中国云贵高原—长江中游—华北—东北南部有一条明显的水汽输送大值带,中国中、东部均有水汽输送,只是中国东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相对较少;在水汽输送弱年仅中国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南部有弱的水汽输送。(5)水汽输送强年的变化较为平缓,而水汽输送弱年则比较迅速。东亚地区偏南风水汽输送在水汽输送强、弱年的相同特征是:特征线南撤的速度非常快,在20°—30°N附近有东南风水汽输送加入,并取代西南风水汽输送;不同之处是,水汽输送强年建立的时间早、能够到达更北的纬度、强盛期长、撤退的时间迟。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风水汽输送在水汽输送强、弱年的共同点是,西界均为95°E,由建立到强盛的速度都非常快,在强盛期突然就东撤到130°E以东的区域;不同点是,在160°E处东南风水汽输送建立的时间不同,强盛期不同,到达西界的时间不同,印度季风槽在95°E以西形成的东南风水汽输送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不同,西扩和东撤的速度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夏季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J].
田红 ;
郭品文 ;
陆维松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4) :496-502
[2]   夏季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特征及其与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差别 [J].
黄荣辉 ;
张振洲 ;
黄刚 ;
任保华 .
大气科学, 1998, (04) :76-85
[3]   定常波和瞬变波在亚洲季风区大气水分循环中的作用 [J].
伊兰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7, (05) :21-33
[4]   大气水汽的输送和收支及其对副热带干旱的影响 [J].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1990, (01) :53-63
[5]   关于东亚季风区域的气候的研究 [J].
高由禧 ;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59, (03) :258-262
[6]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水汽输送个例计算 [J].
谢义炳 ;
戴武杰 .
气象学报, 1959, (02) :173-185
[7]   我国的水汽输送和水份平衡 [J].
徐淑英 .
气象学报, 1958, (01) :33-43
[8]  
亚澳季风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D]. 周长艳.南京气象学院. 2004
[9]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