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辅助提取桂花精油工艺优化

被引:8
作者
张雪松 [1 ,2 ]
裴建军 [1 ]
赵林果 [1 ]
汤锋 [3 ]
房仙颖 [1 ]
解静聪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
[3] 国际竹藤中心
关键词
桂花精油; 复合酶; 水解;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20.017
中图分类号
TQ654.2 [];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为提高桂花精油提取效果,本实验以桂花精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在研究单因素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料液比、复合酶配比以及酶解p H对精油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酶法处理桂花制备桂花精油的条件,并建立了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当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添加量为50.7 IU/g,β-葡萄糖苷酶占总酶活的48.3%,液料比20.3∶1,在p H4.6、46℃下水解2.7 h,桂花精油得率由不加酶的1.77%提高到2.75%,提高了55.37%。提升效果是单一使用β葡萄糖苷酶处理提升效果的1.30倍。GC-MS分析表明,复配酶处理桂花可以使精油中芳樟醇、β-紫罗兰酮、β-二氢紫罗兰酮、β-紫罗兰醇、γ-癸内酯、香叶醇、紫苏醇、橙花醇含量分别提高56.33%、4.38%、21.54%、169.07%、56.52%、230.92%、157.47%和154.41%,邻苯二甲酸酯类下降到16.97%。复配酶处理提高桂花精油得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桂花精油的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桂花品种的香气成分分析及红外光谱鉴定模型初步建立.[D].王晨.南京林业大学.2012, 11
[2]   Variations in the components of Osmanthus fragrans Lour. essential oil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lowering [J].
Wang, Li-mei ;
Li, Mao-teng ;
Jin, Wen-wen ;
Li, Shuo ;
Zhang, Shuai-qi ;
Yu, Long-jiang .
FOOD CHEMISTRY, 2009, 114 (01) :233-236
[3]   Glycosidic aroma compounds of some Portuguese grape cultivars [J].
Cabrita, MJ ;
Freitas, AMC ;
Laureano, O ;
Di Stefano, R .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6, 86 (06) :922-931
[4]  
桂花有效成分合成转化规律与药学研究.[D].王丽梅.华中科技大学.2009, 11
[5]   不同酶处理对桂花浸膏及精油成分的影响 [J].
张雪松 ;
裴建军 ;
赵林果 ;
汤峰 ;
房仙颖 ;
解静聪 .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33 (04) :254-263
[6]   桂花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附视频 [J].
陈培珍 ;
马春华 ;
刘俊劭 ;
林少军 .
粮食与油脂, 2016, (10) :54-57
[7]   桂花精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J].
夏必帮 ;
鲁韦韦 ;
李蕤 .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6, 38 (01) :49-52+75
[8]   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和GC-MS分析 [J].
夏雪娟 ;
冉春霞 ;
李冠楠 ;
夏季 ;
罗东升 ;
郑炯 ;
阚建全 .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 (09) :66-71
[9]   保存方法对桂花精油提取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J].
施婷婷 ;
杨秀莲 ;
赵林果 ;
王良桂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S1) :105-110
[10]   25个桂花品种花瓣营养成分分析 [J].
杨秀莲 ;
赵飞 ;
王良桂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14, 34 (01)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