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被引:5
作者
谭林
庞德庆
丁静
机构
关键词
采矿迹地; 平均; 苗木规格; 巴壁虎; 发芽率; 生活力; 植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正>我国一些地方长期地矿产开采,造成了生态破坏和土地减少。因此,应当对采矿迹地进行生态治理,采取措施创造培育资源再生条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矿区,历经长期开采,迹地上已无植被,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水,对采场下部的村寨、河流、农田等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根据国家规定,结合采场实际,只能进行迹地复垦,采取"乔木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针阔常绿落叶混交"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通过植被恢复创造资源来发展林下养鸡,利用采场下部采矿所形成的大坑经合理修整成小型水塘蓄水饲养淡水鱼,在塘岸上种植柳树绿化,为今后进一步发展休闲娱乐业奠定基础,以实现当地的科学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1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