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65
作者
宁娜 [1 ]
马金珠 [1 ,2 ]
张鹏 [2 ]
齐识 [2 ]
田黎明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GIS; 信息量法; 白龙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7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信息量法是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以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选取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7个评价因子,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文章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信息量法的定量分析功能,对各类因子进行分级计算与信息量赋值,生成各评价因子的信息量图层,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甘肃南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图。结果表明,中度危险区以上的区域包含88.91%的泥石流。随着危险等级的增加,泥石流沟面积占危险等级面积比也随之增大。在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和极高度危险区内发生的泥石流面积分别占到各危险等级面积的21.21%、34.09%和46.00%,分析结果与实际灾害分布特征吻合较好。由此可见,信息量法与GIS技术结合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92 / 899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