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溪河小流域的崩岗特征及其治理措施

被引:43
作者
陈志彪 [1 ]
朱鹤健 [1 ]
刘强 [1 ]
钟炳林 [2 ]
岳辉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局
关键词
崩岗; 侵蚀成因; 小流域; 治理措施;
D O I
10.13577/j.jnd.2006.0513
中图分类号
P642.21 [崩塌];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长汀县河田镇根溪河小流域是福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岗131个。分析了河田根溪河小流域崩岗的形态特征、发育阶段和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崩岗的形成和发展与深厚的花岗岩风化壳、土壤特性、植被覆盖、小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提出了崩岗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治理措施。经治理后沟道和坡面的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26%和28%分别提高到68%和76%;土壤侵蚀模数下降至3 175 t/km2a,与未治理的崩岗相比降低了89.6%。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福建省崩岗侵蚀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 [J].
丁光敏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5) :10-15
[2]   风化花岗岩崩岗灾害的成因机理 [J].
王彦华 ;
谢先德 ;
王春云 .
山地学报, 2000, (06) :496-501
[3]   华南花岗岩风化壳岩土特性与崩岗侵蚀关系 [J].
吴志峰 ;
王继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2) :31-35
[4]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崩岗侵蚀的分布及其环境背景分析 [J].
牛德奎 ;
郭晓敏 ;
左长清 ;
李相玺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204-208
[5]   花岗岩风化壳崩岗侵蚀整治方案及效益 [J].
殷祚云 ;
陈建新 ;
王明怀 ;
李熙深 ;
谭钧宋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4) :12-17
[6]   花岗岩崩岗侵蚀劣地的生态恢复试验研究 [J].
李先琨 ;
黄玉清 ;
苏宗明 ;
冯玲 ;
叶惊春 ;
覃德深 ;
李树振 ;
罗志鹏 .
热带地理, 1997, (04) :405-411
[7]   崩岗灾害地貌及其环境效应 [J].
吴志峰 ;
钟伟青 .
生态科学, 1997, (02) :93-98
[8]   花岗岩侵蚀区山地绿肥种植试验研究 [J].
刘柏根 ;
何芳杆 ;
梅宗焕 .
水土保持研究, 1997, (01) :211-215+227
[9]   花岗岩红壤表土特征及对坡面侵蚀影响的研究 [J].
蔡崇法,丁树文,张光远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4) :111-115
[10]   红土坡地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J].
丘世钧 .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6) :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