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留茬田间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立强 [1 ]
汪有科 [1 ]
员学锋 [2 ]
湛景武 [1 ]
汪勇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留茬; 灭茬; 烧茬; 土壤湿度; 空气湿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留茬、灭茬和烧茬三种处理土壤、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比较了三种处理夏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了小麦高留茬的田间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留茬明显降低了土壤温度,测定日0cm地表温度全天内留茬都处于最低,其中10时到14时降温效果最明显,土壤5 ̄25cm平均温度分别较灭茬和烧茬低1.45℃和2.3℃;土壤0 ̄70cm含水量自始至终留茬高于灭茬和烧茬;留茬对近地层空气湿度的影响主要在晚上,麦秆凝结的水汽增大了空气湿度,白天留茬高度内气温低湿度较大,留茬高度外气温高湿度较小(与灭茬和烧茬相比)。留茬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后期,试验结束时留茬株高、茎粗均高于灭茬和烧茬,表现出较大的后劲。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缺氮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的变化 [J].
汤继华 ;
谢惠玲 ;
黄绍敏 ;
胡彦民 ;
刘宗华 ;
季洪强 ;
寇志安 .
华北农学报, 2005, (05) :10-12
[2]   麦茬管理对夏玉米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王启现 ;
王璞 ;
王秀玲 ;
鲁来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2) :95-98
[3]   华北灌溉区秸秆焚烧与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研究 [J].
王爱玲 ;
高旺盛 ;
洪春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1) :148-150
[4]   太行山前平原秸秆资源高效利用途径与技术措施 [J].
王智平 ;
杨居荣 ;
胡春胜 .
资源科学, 2001, (05) :67-72
[5]   麦茬高度对免耕夏玉米田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J].
王秀 ;
赵四申 ;
贾素梅 ;
张西群 .
河北农业科学, 2001, (03) :10-15
[6]   秸秆直接还田的生态效应 [J].
王爱玲 ;
高旺盛 ;
黄进勇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0, (02) :44-48
[7]   旱地小麦高留茬少耕全程覆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 [J].
赵二龙 ;
李立科 ;
徐福利 ;
梁连友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4) :93-97
[8]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 [J].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 (01)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