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叶下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7
作者
:
任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任丽娟
张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张岚
赵天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赵天德
顾玉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顾玉诚
余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余郁
许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许哲
机构
:
[1]
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
来源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
1996年
/ 03期
关键词
:
小鼠,药.中草,四氯化碳,D-半乳糖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
1001 ;
摘要
:
为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和D 半乳糖胺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使用不同剂量叶下珠给小鼠胃饲。结果发现给予生药10g/(kg·d)和5g/(kg·d)时叶下珠均可明显降低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ALT的升高(P<005)。且观察了大剂量组小鼠肝脏的形态变化,发现给药组坏死灶数目明显减少,肝细胞变化亦较轻。通过肝细胞坏死灶面积测量,计算坏死灶抑制率为461%。对D 半乳糖胺引起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在给予生药10g/(kg·d)时表现明显,5g/(kg·d)时几乎无效。在肝脏损伤后给予生药10g/(kg·d)组也观察到一定治疗效果。提示叶下珠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较好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机理
[J].
仲来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仲来福
;
张瑾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张瑾岗
;
张富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张富勤
;
夏元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夏元洵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9,
(04)
:298
-303
[2]
临床生化检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主编, 1979
←
1
→
共 2 条
[1]
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的机理
[J].
仲来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仲来福
;
张瑾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张瑾岗
;
张富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张富勤
;
夏元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大连,大连,大连,大连
夏元洵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89,
(04)
:298
-303
[2]
临床生化检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主编,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