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河下游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

被引:32
作者
夏军强 [1 ]
吴保生 [1 ]
王艳平 [2 ]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河床调整; 断面形态; 平滩流量; 河床稳定性;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8.03.011
中图分类号
TV147.5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利用黄河下游1999-2005年的实测水沙及断面资料,分析了近期下游(铁谢至利津河段)河床调整过程及特点,具体表现为: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河道出现持续冲刷。其中,游荡型河段的冲刷量占下游总冲刷量的77%,单位河长的冲刷量在高村以上河段最大,孙口以下河段次之,高村至孙口河段最小;各河段主槽横断面形态调整均表现为向窄深方向发展;河床在冲刷过程中,主槽纵比降变化不大,其纵剖面形态自1855年以来均为下凹曲线,其凹度值随河床冲刷而略有增大;汛期深泓摆动幅度在游荡段最大,在弯曲段较小;随河床冲刷,下游平滩流量增加,但断面平滩流量与河段平滩流量的增加程度不同;因床沙显著粗化,不同河型河段的河床纵向稳定程度随冲刷均增加,而河床横向稳定程度在游荡段变化不大,在过渡段及弯曲段有所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与造床流量的变化过程研究 [J].
陈建国 ;
胡春宏 ;
董占地 ;
刘大滨 .
泥沙研究, 2006, (05) :10-16
[2]   不同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沉积与纵横断面调整 [J].
申冠卿 ;
张原锋 ;
尚红霞 ;
李小平 .
泥沙研究, 2005, (03) :30-34
[3]   2003年兰考、东明洪水漫滩落淤情况调查 [J].
王卫红 ;
李小平 ;
刘丰 .
人民黄河, 2004, (07) :10-11
[4]   黄河下游河流下凹型纵剖面成因分析 [J].
陆中臣 ;
李忠艳 ;
陈浩 ;
贾绍凤 .
泥沙研究, 2003, (05) :15-20
[5]   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形态及其地文学意义 [J].
陆中臣 ;
周金星 ;
陈浩 .
地理研究, 2003, (01) :30-38
[6]   黄河下游的岸滩侵蚀 [J].
夏军强 ;
王光谦 ;
吴保生 .
泥沙研究, 2002, (03) :14-21
[7]   废黄河的淤积形态和黄河下游持续淤积的主要成因 [J].
张仁 ;
谢树楠 .
泥沙研究, 1985, (03) :1-10
[8]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李国英著, 2005
[9]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赵业安等编著, 1998
[10]  
河床演变及整治[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谢鉴衡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