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

被引:151
作者
熊伟 [1 ,2 ]
雷群 [2 ]
刘先贵 [2 ]
高树生 [2 ]
胡志明 [2 ]
薛惠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主流喉道半径; 可动流体饱和度; 非线性渗流; 喉道; 拟启动压力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庆外围和长庆西峰油区低渗透油藏岩心进行了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渗流实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低渗透储集层拟启动压力梯度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由于储集层中固液作用形成的边界层的存在,且低渗透油藏喉道非常微细,因而低渗透油藏流体流动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在低压力下,参与渗流的喉道少,岩心断面上的渗流截面小,随着驱动压力增加,参与渗流的喉道数量增加,岩心断面上的渗流截面增大。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可动流体饱和度对拟启动压力梯度有显著的影响,主流喉道半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大,拟启动压力梯度越小。拟启动压力梯度是储集层渗流非线性程度和渗流能力的表征参数,是孔隙结构、固液作用的综合体现。图6参14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不稳定渗流模型 [J].
冯国庆 ;
刘启国 ;
石广志 ;
林作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4) :457-461
[2]   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现状及投注措施效果 [J].
王小琳 ;
武平仓 ;
韩亚萍 ;
林光荣 ;
邵创国 ;
徐振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3) :344-348
[3]   喇嘛甸油田高含水后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J].
林玉保 ;
张江 ;
刘先贵 ;
周洪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215-219
[4]   一种求解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 [J].
许建红 ;
程林松 ;
周颖 ;
马丽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94-597+602
[5]   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及其应用 [J].
杨正明 ;
苗盛 ;
刘先贵 ;
黄冬梅 ;
祁晨琛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96-99+178
[6]   低渗透砂岩油藏平面径向渗流流态分布 [J].
时佃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91-494
[7]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J].
杨正明 ;
张英芝 ;
郝明强 ;
刘先贵 ;
单文文 .
石油学报, 2006, (02) :64-67
[8]   低速非达西流动及泥质岩孔隙流体超压的形成 [J].
吕延防 ;
于润涛 ;
王亚春 .
石油学报, 2004, (03) :53-57
[9]   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 [J].
王为民 ;
郭和坤 ;
叶朝辉 .
石油学报, 2001, (06) :40-44+4
[10]   水膜理论在致密低渗透砂岩储层改造中的应用 [J].
张学庆 ;
戴宗 ;
刘林 ;
彭小龙 .
矿物岩石, 1998, (S1) :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