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增长:1985~2007年

被引:36
作者
曾先峰 [1 ]
李国平 [2 ]
机构
[1]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再配置; 工业增长;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1.09.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使用扩展的钱纳里—塞尔奎因模型分析了1985~2007年资源再配置对中国工业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我国工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工业行业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结构红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我国工业资源再配置"弱效应"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不合理,而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性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以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国工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投融资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要素流动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核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2]   资源再配置的增长效应:理论脉络及最新进展 [J].
曾先峰 ;
李国平 .
当代经济科学, 2009, 31 (05) :116-123+128
[3]   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 [J].
张军 ;
陈诗一 ;
Gary HJefferson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4-20
[4]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世界经济, 2007, (05) :52-64
[5]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J].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5, (06) :16-26
[6]   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 [J].
王德文 ;
王美艳 ;
陈兰 .
经济研究, 2004, (04) :41-49
[7]   理解中国经济增长 [J].
易纲 ;
林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2) :45-60+205
[8]   中美两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 [J].
黄勇峰 ;
任若恩 .
经济学(季刊), 2002, (04) :161-180
[9]   制造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 [J].
吕铁 .
管理世界, 2002, (02) :87-94
[10]   中国经济适度快速稳定增长的理论与对策 [J].
刘国光 .
经济研究, 1997, (10)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