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及水肥管理方式对中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卢婉芳
陈苇
郭望模
段彬伍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关键词
气温; 绿肥; 灌溉; 甲烷排放;
D O I
10.16819/j.1001-7216.1997.03.009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气相色谱监测系统,对中稻田4个处理进行了130个日夜的甲烷排放量的监测,各处理中以无机肥+绿肥+长期淹灌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最高,为464.0mg/m2·d,最低的为无机肥+绿肥+间歇灌溉处理,只有180.5mg/m2·d。水稻生长前半期是甲烷排放高峰期,除长期淹灌的处理外,其它处理在移栽后65d的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77%~93%。甲烷排放量与气温呈正相关。搁田可明显减少甲烷的排放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淹水稻田甲烷产生和排放的研究现状 [J].
朱德峰,裘凌沧 .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03) :101-103+108+145
[2]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田甲烷释放甲烷产生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影响 [J].
闵航,陈美慈,钱泽澍 .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01) :7-11
[3]  
Rate of accumulation and emission of N 2 , N 2 O and CH 4 from a flooded rice soil[J] . C. W. Lindau,W. H. Patrick,R. D. Delaune,K. R. Reddy.Plant and Soil . 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