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场份额责任在多因大规模网络侵权中的运用——以“艳照门”事件为例

被引:16
作者
王竹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人身损害; 财产损害; 市场份额责任; 多因大规模侵权;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8.04.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预防大规模网络侵权和寻求损害赔偿的关键点,就落在网络服务商和搜索引擎两种责任主体上。要证明损害是某个网络服务商或者搜索引擎单独或者共同被某个网络用户或者始作俑者利用而进行的传播,正如证明网络用户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链条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首先满足侵权责任构成的要求,则更谈不上责任分担,这是各种大规模侵权中面临的共同理论难题.从比较法上看,美国侵权法在DES系列案件中,创造性地发展了替代性因果关系,确立了市场份额责任,为解决此类案件的责任分担指出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大规模侵权的实体法问题初探
    朱岩
    [J]. 法律适用, 2006, (10) : 9 - 13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 法律出版社 , 杨立新, 2007
  • [3] 侵权责任法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著, 2005
  • [4] 电子商务侵权法[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杨立新主编, 2005
  • [5] Smith v.Eli Lilly & Co. 137 I11.2d 222,560 N.E.2d 324 . 1990
  • [6] Kurczi v.Eli Lilly & Co. 113 F.3d 1426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