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内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风格

被引:23
作者
窦立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裂谷; 盆地; 油气藏; 主动裂谷; 被动裂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内裂谷盆地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之一。在讨论裂谷盆地成因、构造样式和沉积体系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主动型和被动型裂谷含油气系统的成藏模式差异。主动型裂谷一般边界断层较缓 ,沉降速率大 ,火山活动频繁 ,地热梯度高 ,由于多次热扰动 ,同裂谷期发育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中形成多个次级旋回 ,构成良好的“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 ,发育滚动背斜、披覆背斜和潜山圈闭油气藏 ,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同裂谷期层序中。被动型裂谷通常边界断层较陡 ,伸展速率和沉降速率小 ,火山活动不发育 ,地热梯度低 ,同裂谷期沉积旋回中的次级旋回不明显 ,后裂谷期的辫状河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层 ,上覆的新生裂谷期滨、浅湖相泥岩是有效的区域盖层 ,形成良好的“下生上储上盖式成藏组合” ,反向断块是最主要的油气藏圈闭类型 ,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后裂谷期层序中。图 3参 2 5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37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用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划分含油气系统 [J].
窦立荣 ;
程顶胜 ;
张志伟 .
地质科学, 2002, (04) :495-501
[2]   北海维京地堑Beryl湾中、晚侏罗世高分辨率沉降分析及其意义 [J].
窦立荣 ;
Jon Turner .
石油学报, 2000, (04) :26-31+120
[3]   二连盆地边界断层的生长模型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 [J].
窦立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27-30+12
[4]   中国陆相含油气系统的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J].
窦立荣,李伟,方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1) :1-6+101
[5]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 地质出版社 , 陆克政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