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放射损伤后肠粘膜和血浆中二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11
作者
:
袁丽珍,董红林,葛桂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
袁丽珍,董红林,葛桂秀
机构
:
[1]
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电离辐射,二胺氧化酶,小肠,血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818 [放射病、放射损伤];
学科分类号
: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
作者观察了电离辐射后小肠粘膜及血浆中二肢氧化酶(DAO)活性的变化.动物受6Gyγ射线照射后1天,小肠粘膜DAO活性即开始下降,3天降至最低,5天开始回升,15~25天酶的活性高于正常值,血浆中DAO活性的变化与小肠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不同剂量照射后第3天,随着剂量的增大,小肠和血浆中DAO活性呈线性下降.通过肠上皮细胞量与DAO活性两者关系的研究表明:照后上皮细胞数的变比与DAO活性的改变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血浆中DAO活性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小肠粘膜放射损伤与修复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7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