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汁乳菇醇提物对水稻、稗草的化感影响

被引:10
作者
莫美华
马红梅
肖启福
张鑫浩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微生物室
关键词
红汁乳菇; 化感作用; 水稻; 稗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对水稻、稗草的化感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红汁乳菇子实体乙醇抽提物处理水稻和稗草种子 ,测量处理后不同时间的水稻和稗草幼苗的根长和苗高 ,按照 Willamson,G.B.的方法计算化感作用效应 (RI)。结果表明 :红汁乳菇乙醇抽提物对稗草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够导致稗草叶片发黄 ,缩短稗草的根和苗 ,甚至延迟部分种子的萌发。其中 8.5 mg/ ml的乙醇抽提物处理稗草种子后 3d、8d,对根长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98、- 0 .5 8;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5 0、- 0 .5 1。 6 .5 m g/ ml和 10 .5 mg/ ml处理组的结果与 8.5 mg/ ml处理组的结果在 p=0 .0 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对水稻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较低浓度下 (≤ 4 .5 0 mg/ m l)对水稻幼苗有一定促进作用 ,如 4 .5 0 m g/ ml处理水稻种子后 3d、8d,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0 .2 5、0 .10 ;在较高浓度下 (如≥ 6 .5 0 mg/ ml)对水稻根长和苗高均为抑制作用 ,6 .5 0 mg/ ml时抑制作用最强 ,处理水稻种子后 3d、8d对幼苗的根长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93、- 0 .4 8;对苗高的化感作用效应分别为 - 0 .5 0、- 0 .2 2 ,在 p=0 .0 5水平上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951 / 29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及其作用物的研究方法 [J].
阎飞 ;
杨振明 ;
韩丽梅 .
生态学报, 2000, (04) :692-696
[2]   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生物测定方法综述 [J].
曾任森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25-128
[3]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J].
孔垂华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109-113
[4]   湘西红汁乳菇的分布及生态研究 [J].
刘建成,陈先玉,李文艺 .
中国食用菌, 1995, (06) :36-37
[5]   香港蕈菌考察 [J].
卯晓岚 .
中国食用菌, 1992, (02) :3-5
[6]   台蘑生态调查初报 [J].
杨珊珊 .
微生物学通报, 1986, (05) :238-240
[7]   POTENTIALS FOR EXPLOITING ALLELOPATHY TO ENHANCE CROP PRODUCTION [J].
EINHELLIG, FA ;
LEATHER, GR .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88, 14 (10) :1829-1844
[8]  
Bioassays for allelopathy: Measuring treatment respons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s[J] . G. Bruce Williamson,Donald Richardson.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1988 (1)